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宿迁律师网: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来到了南海第一线首次访问越南

发布时间:2016/5/24  浏览数: 551 次  浏览字体:[ ]
  

    美舰来了,美机来了,美国总统也来了。南海局势由于美军舰机的频繁活动,再次持续升温,在此关键时刻,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来到了南海“第一线”,首次访问越南。  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送上的首份“大礼”却与武器有关——全面解除对越南的武器销售禁令。可美国国内有人对此却大为不满,一点都不体谅“大统领”再平衡的苦心。  拿“人权”做武器,“敌我”都不分了?  所谓“人权”问题,一直是美国的外交武器之一,越南也屡屡成为靶子,但具体操作显然要根据地缘形势进行调整。  先看看美国官方的拿捏。这次奥巴马访问越南当然不会放下“人权”大美舰来了,美机来了,美国总统也来了。南海局势由于美军舰机的频繁活动,再次持续升温,在此关键时刻,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来到了南海“第一线”,首次访问越南。

  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送上的首份“大礼”却与武器有关——全面解除对越南的武器销售禁令。可美国国内有人对此却大为不满,一点都不体谅“大统领”再平衡的苦心。

  拿“人权”做武器,“敌我”都不分了?

  所谓“人权”问题,一直是美国的外交武器之一,越南也屡屡成为靶子,但具体操作显然要根据地缘形势进行调整。

  先看看美国官方的拿捏。这次奥巴马访问越南当然不会放下“人权”大棒,比如每一笔针对越南的武器出售都将“视情况而定”,取决于越南的人权承诺,确保对越的武器出售是适当的。

  但这种胡萝卜与大棒的捆绑调门并不高,虽然按计划,奥巴马将会见越南异见人士,但他已表示美国不会在越南人权方面挑毛病。

  在发布会上,越南主席表示已经在人权方面举得了很大的进步,奥巴马也并未表示任何异议。很显然,在美国持续搅和南海问题的时候,地缘博弈才是重点。

  总部在美国纽约的“人权观察”组织经常和美国政府步调一致,然而这次却踩错了点。

  其亚洲部门负责人罗伯森发表声明称,越南政府仍在大街上和私宅中公然逮捕记者、人权活动人士和异见博主。

  他表示:“奥巴马一下子放弃了美国手头所剩的杠杆,而且基本上没有得到什么回报。”人权观察亚洲政策主任锡夫顿也称:“越南没有改变法律,没有释放政治犯,没有做出承诺,几乎什么都没做就得到了奖赏。”

  也许,“回报太少”是人权观察与美国政府的主要分歧点?

  《纽约时报》则刊发评论,提醒读者越南战争的教训,毕竟美国损失了5万8千人,越南也有百万计的伤亡。从领导人要诚实公布计划(最初投入越南的部队被告知是参加“洪灾救援”任务),到应该谦逊认识国外文化,再到干戈可化玉帛,这些美国视角的教训似乎都颇有可取之处,但不知怎地,最后又“落实”到了人权上。

  评论结尾强调了人权的“普世”性,越南必须落实政治、劳工、舆论和宗教领域的人权,否则就不能发挥其潜力。虽然共同利益是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但需要有两国“自然的亲和力”来加强,其中就包括“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华盛顿邮报》则专门刊文报道了越南国内正在进行的抗议活动,以及越南官方的反制措施。文章援引“大赦国际”组织的说法,指责越南官方迅速排警察和便衣在活动人士和人权卫士的住宅附近执勤。有些示威者声称被攻击和威胁,有些则被逮捕。

  此外,美国媒体还特别指出,与奥巴马共同宣布解禁的陈大光,曾任越南公安部部长,被指曾骚扰和逮捕异见人士。

  美国媒体的另一个关注点则是22日越南的国会代表选举,认为870名候选人中只有11名是自助参选的独立人士,“缺乏公平”。

  由于历史原因,美国与越南在意识形态方面差距甚大。许多反越共势力流亡美国和英国,如前南越总理阮高祺创建的“越南人民革命组织”,每年接受各国非政府组织和越南国内地下机构的大量资助。

  在2014年的反华示威中,就有反越共团体的影子。一些外媒在报道时就提到了“Viet Tan”,这是一个南越流亡者组织的反共团体,总部位于美国,涉嫌策划、组织和资助反华示威,企图浑水摸鱼。

  美国议员也经常高调攻击越南人权,比如2013年众议院对外委员会通过了所谓《越南人权法案》。虽然该委员会亚太主席小组主席法利奥马维加对此大为不满,认为越南已经参与国际公约,通过法律来改善人权,但面对大部分并不真正了解越南的议员,也无可奈何。

  就在奥巴马出访前,5名共和党议员还专门写信,要求他敦促越南尊重人权。

  中国表态柔中带刚

  外界此前普遍分析认为,奥巴马此访是为了强化亚洲再平衡战略,鼓动越南在南海问题上进一步牵制中国。

  奥巴马则辩解称,解除对越南武器禁运是深化与越南国防合作的一部分,和中国无关。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