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至今有十多个省份提出要发展核电,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的核电厂址有31个。
内陆核电站将适度开发
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缺少内陆核电站的力量还不行。”前述不具名的能源专家说。
与此相关的是,内陆核电开工正迎来解冻窗口期。最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便是,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工程院、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等进行的综合论证一致建议发展内陆核电,目前已形成调研报告,并已上报国务院。而今内陆核电重启未定,但各地方政府却以“调结构、稳增长”为大背景,积极行动起来,至少有十多个省份明确提出要发展核电,且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的厂址有31个。
此前,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均已获得发改委的“路条”。这内陆三大核电站项目,如今更是只待最后一声开工令。
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中国核电建设一度陷入低潮,对内陆核电项目更是禁而不建。直到2012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只在沿海安排建设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这让此前众多省份积极筹备建设的内陆核电项目不得不搁浅。
而记者从前不久参加的一个核电会议上获悉,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已表态称,“十三五”期间主要是开发东部沿海,内陆会适当开发一两个。
内陆核电站安全有保障
“只要严格遵守核安全法规标准,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工程措施,我国内陆核电厂址的安全是有保障的。而且,我国内陆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标准比沿海更为严格,目前的技术下不会造成污染以及影响所在地区水资源的分配及用水安全。”9月8日,参与调研的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苏罡在2015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上说。
中国工程院的调研报告认为,随着内陆地区经济加快发展,未来电力供需缺口增大,未来能源消费总量及人均能耗在数量上将有显著提升,因此建议国家在核电布局上,需要在沿海核电建设的基础上,发展内陆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