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宿迁律师网:阅兵之后欧洲、美日、东南亚将如何看中国?中国又将如何回应?

发布时间:2015/9/19  浏览数: 368 次  浏览字体:[ ]
  

凤凰卫视9月6日《寰宇大战略》,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军威雄壮,装备精良,大国声威,浩浩汤汤。9月3日中国用一次伟大的阅兵纪念这个属于自己,也属于全人类的胜利日,通过此次阅兵中国在全世界面前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而在阅兵之后欧洲、美日、东南亚将如何看中国?中国又将如何回应?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关系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走向?
  
   邱震海:寰宇大战略,运筹帷幄中,大家好我们知道9月3日阅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对中国来说这次阅兵非常重要,不但是由于这次不是在10月1日常规的国庆日举行阅兵,而是在9月3日这么一个日本向中国战区投降70周年日子,而且最主要这次阅兵是在整个中国国力向上走的这么一次进程当中,所以自然在内和外都引起了非常重要的关注,所以我们今天谈一谈,九三阅兵之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到底如何相处?坦率的讲,这次阅兵折射出了中国与世界关系当中许多微妙很深刻的东西,不过之前我们先看个短片,看看世界各国媒体有什么反映?
  
   解说:中国管三阅兵不仅吸引了全球华人的关注,更聚焦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其中欧美很多主流媒体都对中国阅兵进行了报道,美联社称中国此次阅兵意在纪念日本二战投降70周年,并表明中国致力于维护和平。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则为报道中国阅兵的网页披上了中国红,报道称这次阅兵是中国首次邀请外国军队参加,目的是充分体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国际性,体现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库克两天前对中国阅兵回应称,中国军队正在推进现代化,试图适应一个正在变化的世界,美方将继续予以关注。
  
   库克(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这基本上符合中国公布的军队发展规模,但从我们的观点来看,我们继续关注中国军事现代化发展,适应变化的世界。
  
   解说:他还称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所以并不需要以阅兵的方式向外界展现。相对欧美日本应该是其中心态最为复杂的观众,而在此前日本内阁表示,首相安倍晋三将不会出席9月3日的阅兵,紧跟着第二天日本时事通信社称,包括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在内的所有日本驻华使领馆官员都将不会出席九三阅兵典礼。随后日本媒体三日对中国阅兵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但角度则各有不同。从北京发回的现场报道也不免有些酸溜溜的评论,称中国是在炫耀。而距离日本一海相隔的韩国媒体基本围绕着习近平宣布中国裁军三十万,平衡了一些外部力量对中国秀肌肉的担心,中国很在意在展示力量的同时做如此平衡,这是一种态度。
  
   邱震海:好,我们刚才看到不但是国际媒体的反映非常多元,非常复杂,也非常的错综,而且来自各国官方美国国防部、日本包括各国,今天我们的嘉宾阵容也很多元,有香港的,有台湾的,有德国的,有东南亚的,先看看我们的外国朋友。来自欧洲的反映到底怎么样?欧洲没有来,没有一个领导人来,但是我看了那一天欧洲的媒体好像也蛮复杂的。
  
   辜学武(国波恩大学教授):蛮复杂的,他们在玩弄一种平衡,因为在阅兵之前日本使出了各种策略,说服欧美的国家最好不要出席大阅兵,但是欧美没有完全接受日本的要求,只是来了一个妥协,就是政府领导人不出席,但是政府的高级官员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都派出外交部长来出席,是说明就是说他们也是在玩弄一种平衡,一方面认可基本上是认可,就是说中国在纪念70周年,战后70周年这个时刻凸现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贡献,同时也照顾到日方的焦虑,因为它毕竟还是盟国,所以说从这种反映来看,也基本上是和目前世界格局基本的变化。
  
   邱震海:你说它在搞平衡,这种平衡更多的是战略考虑还是意识形态考虑,还是有文化上的考虑,东西方文化的考虑,到底哪个考虑占主导?相信各种原因都有。
  
   辜学武:我觉得还是战略上。
  
   邱震海:那战略上考虑理论上说中国跟欧洲的战略伙伴关系,应该跟日本跟欧洲战略伙伴关系还似乎更近一点。
  
   辜学武:这个必须区分军事与政治同盟和经济伙伴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中国跟欧洲的关系还主要是局限于在经贸和经济合作方面,他们因为要玩弄一种平衡,因为在比如说亚投行问题上,他们已经让美国人感到了失望和焦虑了,如果在伤疤上再撒盐,在中国阅兵的时候再派出政府级的,首脑级来出席这个活动的话,有普遍让美国人,尤其是日本人感到难受,所以说这个角度讲他是用一种平衡。
  
   邱震海:好,从香港的角度怎么来看,怎么看现在欧洲的两难?
  
   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很基本的除了日本在后面游说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看美国政府的态度,假定美国政府派来一个副总统,或者美国派来国务卿的话,那可能欧洲级别马上就会提高,还是美国分量高。
  
   邱震海:对中国这么一个正在崛起这么一个国家,经济上他不可或缺,在政治上他们又不认同,在军事上可能外交上也许跟他有很多潜在的冲突,欧洲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从整体上来说。
  
   辜学武:欧洲他现在处于一种半昏迷的状态当中,昏迷就是说他还没有办法最后决定自己未来的走向,大西洋同盟关系这是欧洲尤其是德国、法国、英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我举个例子德国跟中国的关系很好,但是他不会因为中国的关系牺牲对美国的关系,换句话就是说如果一旦出现了,两个矛盾要选择的时候,跟中国友好或者跟美国保持什么关系,他会毫不犹豫的站在美国这一边,这次大阅兵就出现这种状况,丁老师刚才讲,美国他迟迟不表态参加中国的阅兵,所以欧洲国家一直到最后他也没办法表态,就是因为就是说他不愿意为了跟中国经济上利益而牺牲跟美国的战略关系。
  
   邱震海:那接下来的话一个版图就很清楚了,欧洲可以跟中国做贸易,可以做生意,可以是文化交流所有的,但在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关头是站在美国这一边,东南亚。
  
   胡逸山(马来西亚总统前政治秘书):某种程度上跟欧洲是蛮相似的,我看整个东南亚对这一次中国阅兵,我看是正面看法肯定是压倒性超越负面的看法,你看有三四个国家元首来,连跟中国偶然有时候冲突的叫做越南,好像他的国家主席也来了,那缅甸这个近年来跟中国有时走得近,有时走得不近国家元首也来了。
  
   邱震海:你们呢?你的钱老板没来。
  
   胡逸山:我的前老板没来是因为家里可能有点事。
  
   邱震海:遇到些小麻烦,如果没有这些小麻烦他是会来的。
  
   胡逸山:应该会来的,蛮铁的。
  
   邱震海:等一下如果家里头没有这些麻烦的话,你的前老板他的考虑跟欧洲领导人考虑是有多少相同点和不同点?欧洲领导人是这样,生意可以跟你做,人文可以跟你交流,但在大的问题上还是会毫不犹豫站在美国这边,你的前老板。
  
   胡逸山:对,这样一个假设其实也是对的,对于这种比如说阅兵这样的仪式,就像刚才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说,其实中国所展现这些力量我们大约都已经预测到或者是已经知道了,所以来看一下阅兵其实从我们角度来看是无伤大雅的,我还记得我印象很深那天阅兵当天,我有幸在观礼台上看,其中另外一位马来西亚来的贵宾他还跟我说,你看那些不是海岸巡逻艇吗,美国人给了我们好几艘了,中国可不可以给我们几艘呢。
  
   邱震海:这个在我们节目当中说过好多次了。
  
   胡逸山:所以我们要的就是说提示我们没有完全排斥跟中国的这些军事上的合作,马上下个星期马来西亚跟中国有联合军事演习。
  
   丁学良:这次东南亚十个国家中间,刚才胡先生提到这个很有趣,当然对我来讲,我觉得比较失望的是两个国家,最失望的是新加坡,新加坡以前看起来好像是中国的一个铁弟,那么在这件事情,尤其新加坡也是二战时被日本攻击过占领过,也受过很多的苦难,那么这个时候他竟然没有派出来应该派出来的国家代表。
  
   胡逸山:他大选他也是讲有事。
  
   丁学良:他们国家政治体制之下,你即使大选的话,你来一下几个小时,从新加坡飞过来就几个小时的事。
  
   辜学武:新加坡也在玩平衡,玩得很巧妙。
  
   丁学良:第二个我觉得有点令人希望是泰国,因为泰国本身就会派出一个非常高深的人,派个王室成员。
  
   邱震海:这些失望,丁教授失望的原因到底在哪儿?你觉得。
  
   郑继文(台湾《亚太防务》总编辑):我觉得其实这几个国家还是要考虑到美国的态度,特别是美国这一次在对欧洲的游说其实他着力甚深,那因此其实这些国家我认为这个两手策略一定是会考虑,美国这一方面的压力,也因此做这样的妥协那其实也是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我是觉得这一次总体来看阅兵各国国际上一些反映,那我觉得比较失望我本身来自台湾,我倒是对台湾内部所引起一个,姑且是茶壶里的风暴,那我觉得这个是非常令人失望,特别是许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是谁有来,谁没来,谁说什么话,谁没说什么话等等,那我觉得这个格局实在是太小,我对这一点是非常非常失望。
  
   邱震海:好,各位其实基本上都是从观礼台上下来就直接上了我们的节目,除了你我两个人,你还受到邀请我连邀请都没收到,好这是很有意思,这次朴槿惠来了,金正恩没有来。
  
   丁学良:这一次这是中国最大的得分。
  
   邱震海:韩国媒体说了61年前金日成金正恩同志他的爷爷,金日成坐的位置,现在是朴槿惠总统坐了,这个是很微妙的变化,而朴槿惠美日韩显然是战略同盟五当中的一环。
  
   丁学良:而且不但你朴总统来了这一点是很难作出一个决策,因为后面肯定日本压力大得不得了,美国也肯定有很大的压力,她竟然能在最后一分钟要来了,我想这种考虑还是她一到了中国来以后讲的那句话最能突出这一点,她感谢这一次在朝鲜半岛出现危机的时候中国起到那么巨大的协调,这是非常重大的。
  
   邱震海:理论上说不管美国在后面做挑拨,朴槿惠对于美日韩战略同盟的一员都可以来了,为什么欧洲不可以来?
  
   辜学武:但是我们不能过渡的夸张朴槿惠来华出席军事阅兵意义,因为我觉得共同的历史记忆,中韩在对日的共同历史记忆上,对促进朴槿惠总统这次毅然决然的冒着美国反对的风险,或者说不快来北京参加阅兵仪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通过历史的记忆来展现自己对日本的不满,她基本上可以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同时美国也无话可说,所以说从这种角度讲,朴槿惠出席北京阅兵仪式并不意味着东亚的战略格局在朝着,就是说有利于在很大幅度上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并不以为这美日韩的军事同盟在解体,这个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只是就是说因为特殊的情况,如果不是因为中韩共同历史记忆,对日本的这种深仇大恨,我想朴槿惠可能不会来。
  
   邱震海:你认为这只是一次个案,对她的意义并不夸大。
  
   丁学良:我觉得对日本侵略这个历史记忆是很基本的要素,还有一个要素我刚才讲过了,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朝鲜半岛时刻有爆发严重军事冲突的风险,那么毫无疑问最后打起来美国是起最大的作用,当然在打起来之前能够起到最大作用的还是中国。
  
   邱震海:好,这次一次九三阅兵折射出很多东西,也许很多东西我们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很多东西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完整的梳理清楚,刚才带您看的只是众多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冰山一角,广告之后继续回来,看看有的国家没有来,很多国家来了,等一下我们看到底有哪些国家来了,折射出了什么?等一下我们美女观察员也会加入我们的讨论,不要走开。
  
   好,欢迎回来,我们知道九三阅兵一次阅兵折射出了许多的东西,有人来了有人没来,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着意味着表层的一些东西,还是意味着世界格局,或者地区格局正在发生非常微妙而错综复杂非常深刻的演变,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焦点,继续看个短片。
  
   解说:没有无意义的国家行为,这次的阅兵活动自然也不例外,除了来自武器装备上的震憾,中国更强调以积极的姿态拥抱世界,然而近几年国际局势越发诡异,中美、中日关系颇为微妙,于是中国此刻的阅兵活动就显得时机更为微妙。世界各国对阅兵的反映,不断折射出面对中国崛起的各种复杂心态,而且折射出在中国崛起的态势下,世界格局正在经历错综复杂的重组和演变。
  
   邱震海:好,其实我说这次虽然是阅兵,不能像毛泽东所说的那样,看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话也点说大了,但是至少中国一句古话叫亲疏有别,大概可以看得出来了,谁来了谁不来,当然这些只是表层,你的前老板家里头有事,新加坡正在举行大选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正在反映一些深刻的格局,有很多国家来了,就是我们称之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基本上受到邀请的都来了,连阿富汗连委内瑞拉、老挝、柬埔寨都来了,意味着什么?
  
   辜学武:意味着就是说中国的崛起之后,他正在搅动整个世界格局大盘子,这个大盘子就是说各个国家在判断,就是说中国崛起之后对我意味着什么,其实就分两种状况,一种就是说我以一种什么心态来对待它的崛起,我觉得从目前世界的整个情况来看,您刚才讲的第三世界国家都来了,为什么?他觉得中国是一种机遇,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机遇,而且是一种模式上的机遇,就是说以前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可能对我们亚洲、非洲国家有一种启示,那中国现在崛起对我们来讲是不是可以向他们学习一下,所以抱着正面的心态,另外一种心态尤其是日本,他居然就是说很奇怪,就是说它现在基本的国策就把中国的崛起,看作是非常大的威胁和挑战,就是说它的政策上的锁定,至少目前安倍政权就是说把中国当成一种假想敌,就是说政治对手,一定要去跟中国对着干,不管中国做什么事,阅兵实际上当然带有一个抗日战争胜利光环,他感觉到心里难受,但实际上中国也说的很清楚,我们搞抗战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而是重申中国彰显中国对二战胜利的贡献。
  
   邱震海:当然日本肯定是,因为他是当事国,针对的是他,纪念抗战他肯定反应很微妙,但是我说的是其他国家,三十多个国家来。
  
   丁学良:其他国家来,除了经济与贸易方面的考虑以外,刚才胡先生提到了,还有胡先生至少提到关于马来西亚对中国巡逻艇那个,第三世界很多国家军队现代化很希望从中国的军事产业中间得到比较好的订单,比较好的价钱,这是很现实一个考虑,因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军队,既没有财力,也因为西方国家对他们军火输送有很多的限制,他们很难从美国和欧洲得到军火,那么中国就成为对他们来讲最好的军火供应的大户,这次来跟这个有关系。
  
   胡逸山:其实对我们东南亚来说,你说中国有没有什么这种领土人心,也没有人认真的认为就是说中国有这样的领土野心,那么也说得更踏实一点,如果说除了南海这些争端之外,如果今天没有南海争端,中国跟东南亚整体关系是好得不得了的,包括跟菲律宾好得不得了的,那么有争议的这些领海领土等等,大家想办法去解决掉的话,也没有解决了坦白说,永远的各辞(音)进行一些合作。
  
   邱震海:二位外国来自外国的同胞,一个欧洲的一个东南亚的,这个欧洲方面就是还是有很多的文化上的考虑,战略上考虑,虽然可以跟中国做生意,但是大的意识形态,大的战略考量,大的文化方面会站在美国这一边,东南亚就相对说有点不一样,如果说没有南海问题,那东南亚跟中国是好得不得了,完全没有问题。
  
   辜学武:所以说,我刚才讲就是中国崛起之后,每一个人都要必须自己定位了,中国的崛起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对美国美国没来,因为美国把中国的崛起愈来愈看作一种挑战,对美国在全球霸主地位,他以前二十年前他是衷心帮助中国进入世界经济秩序,抱着一种希望中国会成为西方世界的一员,但是现在发现反过来中国强大了之后,不仅没有成为西方世界的一员,而发现他成为了挑战西方格局的一员,所以他有防范心里,防范的情况下他当然不会给你捧场了,欧洲没有来欧洲没来他把中国相对来说,基本上接受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他跟美国不一样,但是在美国刚才丁老师已经讲了,在美国当老大的情况下,老大说不去老二一般来说不去,但他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否定中国的崛起。
  
   丁学良:还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觉得就是跟阅兵有关系的一个软实力,这一点也不过于合适(音),你看我们从阅兵式中间,我觉得在国际上得到比较好的正面评价中间,还有一点他们是承认的,就是中国利用这个机会再次强调了中国要寻求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他们国际上对这一点是很看重的,同时我们也宣布要裁军三十万人,这也是国际上受到很多正面评论的,所以中国也是利用了这一次阅兵式,送出了一些软的信息,我们称之为软实力的信息,这一点也不过于合适。
  
   邱震海:好,继文兄有什么观点?
  
   郑继文:我是观察就是因为这个毕竟是一个阅兵展出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我觉得很重要特色就是国产化的比例几乎是100%,而且我们看各国的军事发展来讲,其实很少有中国在部分的领域上这个发展其实如此活泼,特别是弹道导弹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从短的到洲际的,呈一个很配套体系,而且中国还展现自有一些特色,部分武器可以针对特殊的目标,比如打航母这一种,所以就是中国已经展现一个就是,在整个国防工业确保国家安全自给自足绝对的能力,而且对于国际上来讲还透露出一个很鲜明的特色,我强大的国防工业未来可以出口,我想这个是未来对欧美垄断性国际军火市场形成某种挑战,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像第三世界国家,或者愿意来我想这个部分确实对他们的建军起到很大帮助。
  
   邱震海:讲到第三世界国家,我还想到最近两年在中国对外战略上还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带一路我们不叫战略,我们叫倡议,大家一起来做,但是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个战略,他会让很多的第三世界国家所有一带一路沿海地区都是欠发达转型国家,都是第三世界国家,他们会感受到中国的感召力,感受到中国的软实力,感受到中国甚至经济力,这个一带一路。
  
   辜学武:一带一路但是好多国家来,他冲着一带一路来还是经济利益的考量,一带一路的核心是基础建设,能够把它互通互联,所以我就说刚才提到丁老师提到软实力问题,西方国家没有来,好多第三世界国家来了,包括东南亚国家,还一个审美观的问题,审美观的问题,后现代化的国家他对这种军事阅兵所谓美感,他失去了胃口。他觉得你比如以前这种正步走,这种雄壮的歌声,这种进行曲。
  
   邱震海:就往往是一个民族崛起期的一个标志。
  
   辜学武:对,他后现代社会他把这个东西看得不是那么美了,所以他不是太感兴趣。
  
   邱震海:东南亚国家有没有这个感受?欧洲国家相对比较明显。
  
   郑继文:像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说的其实也是这一点,对这种比如说阅兵各种的步操,当然我们每年也做了,马来西亚也有了,那么可是你觉得很微妙的一点,你看提到一带一路,我们说很多人对中国有一些决心,有一些不放心的,可是你提到一带一路的时候,香港过来给你建港口,建道路建铁路,建的时候中国不知道你整个国家的战略部署等等,可是你看很多国家也不太过在意这一点,都对中国一带一路这个倡议是蛮欢迎的,所以说讲到最后还是钱,这个很重要。
  
   邱震海:东南亚朋友跟欧洲人还是很不同。
  
   辜学武:对。
  
   邱震海:你们是强调美感,你们是强调意识形态,他们只有一个钱。
  
   辜学武:对,美感只是一个,就是说我们不欣赏这种军事。
  
   丁学良:他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
  
   辜学武:过了那个阶段。
  
   丁学良:这种军事文化还是从欧洲传到亚洲来的,最早是普鲁士四世用无故(音)军队那种检阅兵是从普鲁士来的,然后中国当年也是在三十年代从普鲁士来的。
  
   辜学武:对,他们是后现代化,我们是现代化时代。
  
   丁学良:你看我们中国在二十年代的时候,第一是建设中国现代化军队的时候,你像高级军官所有的那个服装,大圆领那个指挥刀,那个漂亮衣装都是从欧洲来的,欧洲已经过去了。
  
   辜学武:包括我们女兵的贝雷帽那全是欧洲过来的。
  
   丁学良:欧洲已经过去了。
  
   辜学武:他们现在没这东西。
  
   丁学良:欧洲已经过去了,靴子还有那个女兵的靴子都从那过来的。
  
   邱震海:所以西方的朋友也要知道中国目前在崛起是在爬山的过程当中他有一种意境。
  
   丁学良:这是青壮年。
  
   邱震海:这个中国要知道人家已经到了山顶他马上要下走,他有另外一种意境。
  
   丁学良:中国是在壮年,中国是在这方面是青壮年,他们是老年心态了。
  
   邱震海:我们一说审美,我们的美女都笑了,听听我们美女的意见。
  
   刘睿(观察员):刚才在片子当中我就注意到了,有一个评价就说是中国的阅兵是在秀肌肉,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我觉得不否认中国人是有肌肉的,但是我觉得我们这个肌肉就是国家实力和国防的实力,那么过去如果说没有这个国防实力和国家实力的话,我们怎么样来保卫我们的家园,怎么样来推动世界的和平。
  
   吴穹(观察员):这是一个对一个二战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一个正面的一个文明一个活动的形式,庆祝的一个形式,那欧洲没有来然后美国的很多一把手他们也没有来,我不知道他们是对这种历史观点有问题,还是对现在的这种观点有问题,但是从这个方面来讲,我觉得我们中国可以利用这个形式还有这个现象来,就是重新回到一个历史高度的一个道德高地了,可以让国际社会更多的关注到我们这里,然后让他们看到中国作为二战胜利主战场,我们的一个重新的定位。
  
   邱震海:一谈到审美观几乎所有美女都不同意你的审美观,休息一下马上广告,广告之后学武教授马上要来跟美女展开唇枪舌剑,广告之后马上回来。
  
   好,欢迎回来,这是中国九三阅兵在世界各国可以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那么其中有理解的,也有误解的,也有各种由于审美趣味方面有所不同的,所以我们今天谈谈九三阅兵之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到底如何相处?其实不是很大的问题,中国要崛起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那么关键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如何适应中国,中国也如何去适应世界,除了战略利益这种纷争之外,其实很多都是大家未来磨合的问题,但是关键在磨合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很多分杈,比如说你刚才说的一个审美观的问题,一个小小的审美观引起了我们三个美女对你的集体围攻,好了赶紧为自己辩护一下。
  
   辜学武:其实有一个误解在里面,我刚才是在试图解释为什么欧美国家不是那么积极参加中国阅兵,其中有一个因素可能就是因为它审美观发生了变化,就是说对军事实力的炫耀和展现对他们来讲不是说特别美的地方了,跟我自己的审美观,我跟你的审美观是差不多,我觉得挺棒的,否则我不会出去。
  
   丁学良:你的名字叫学武。
  
   辜学武:对,所以我欣然接受这个邀请去参加阅兵观礼,我企图用这种不同的审美观来解释,为什么第三世界国家比较积极的参加这个阅兵仪式,而其他国家为什么欧洲国家没有这么积极,因为一个是现代化时代,一个是后现代化时代的国家,后现代化对于很多国家的民族主义一些东西他不是那么欣赏了,欧洲正在放弃民族主义国家东西,在进行整合,但是刚才讲的问题就是说阅兵展现了什么,我觉得还是对内对外都有意义。
  
   丁学良:这个里面还有一点我马上要讲这一点,你讲那个欧洲对军事实力不管展示也好,已经过了那个阶段,还一个非常基本的一点,在历史上被别的国家强权欺负过的国家,或者他的人民希望,至少有一段时间看到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军队是跟人一种很强的感觉,就是说你不能天天秀肌肉,但你不能永远不秀肌肉,不然你手拿出来又细又小,你有一段时间要把肌肉露出来。
  
   邱震海:所以我说这是必然一个阶段,作为你们欧洲人来说要理解我们,我们积弱积穷(音)三百年五百年,现在终于到了我们展示的时候,作为我们来说也要理解世界。
  
   丁学良:我们秀一次。
  
   胡逸山:没有不理解,我们理解,假如不是家里有事都应该会来。
  
   邱震海:可是看起来家里永远有事,一到黄岩岛一到永暑礁你们家里就没事了。
  
   胡逸山:看起来这个阅兵在中国国内的回响是很大的,阅兵前两个星期在中国都跑了一遍,几乎没到个地方,我不经意的说我会参加阅兵,我的中国朋友们都会露出羡慕的眼光。
  
   辜学武:实际上美国人应该明白了,我航空母舰在亚太地区再厉害,中国我们也有岸对舰导弹的技术,实际上让你航母也可以随时葬送于火海之中,这个实际上是非常强烈的信息,美国人应该理解到一个。
  
   邱震海:哇,你这个话说得很厉害让人葬送于火海之中,你怎么像金正日说的话。
  
   辜学武:不是一定(00:28:27)的问题,当时比如说日本二战时期日本的航空母舰舰队被美军摧毁的情况下,山本五十六的舰队,他们也是美军也是通过当时从空中的强烈轰炸进行,当时没有这种强烈的导弹,还有鱼雷射击把它摧毁掉了,那现在技术更先进了,就说你航母再厉害,我用导弹技术一样可以制衡你。
  
   丁学良:我们中国的这一次展的所有导弹,国际上最关注的就是东风-21D,因为东风-21D主要是针对航空母舰来的,当然这个丁也不要忘记另外一个可能性,它也可能造成当年1987年美国和苏联,当时苏联签订下来关于中程导弹的,我们不再发展销毁这个协议,现在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声音,也呼吁美国政府要重新谈这个协议,因为他们并不是没有技术力量来发展这种导弹,而是因为当时1987年的协议,中国当时没有加入这个协议,那么现在中国利用了这个空档,那么这有可能给美国造成很大一个改变协议动作。
  
   邱震海:请问军事专家怎么看这21D出台之后,中美之间会不会产生军事这种军备竞赛?
  
   郑继文:这个对于美国来讲可能是未来,如果证实它有很高的实用性的话,将改变这个海战游戏规则,就是美国有11个航母战斗群,未来面对像东风-21D这种高效率又可以击中美国航母的话,那它美国航母过去花几百亿美元,千亿美元建构这个力量可能瞬间就成为落伍的海上靶子,也因此对美国国防部来讲,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一个状况。
  
   丁学良:美国不会等到那一天。
  
   郑继文:对,所以它目前都在找各种方式研究这个武器到底实用性怎么样,未来要怎么反制,其实美国人是在挖空心思想这些。
  
   邱震海:看看刚才我们的辜教授他的审美观有没有把你们给说服,他说了他的审美观跟你们是一样的,他只不过是在解释发展阶段不同而已。
  
   陈应果(观察员):那我记得2009年的时候也有一次大阅兵,因为那一年我刚刚去北京上大学,那一次其实也是声势浩大,我们学校表演系的还被派去现场去走秀还是什么的,那就对比两次阅兵的话,我觉得这一次人们的关注度和热情好像变高了。
  
   丁学良:因为2009年的大阅兵中间整个的规模没这么大,实际上也很大,第二个2009年的时候我们不是把它当做一个全球事件来做的,我们主要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那就不一样了。
  
   胡逸山: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时候中国崛起也还没有加速这么厉害,虽然只是六年前,这六年里面中国成长速度是很惊人的。
  
   邱震海:那时候中国经济总量还是第三,现在已经是第二了,而且…
  
   辜学武: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刚才我们这个主题的题目,就是说全球的战略格局发生变化,我们知道这个美国的重返太平洋战略是2010年提出来的,这个提出来之后,激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包括欧洲的关注,美国人他在进行战略调整的时候,他没有过多再投入过多的资源,而是把现存的资源进行重新调整,比如说欧洲德国现在对美国撤军很反感,为什么呢?包括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很多美军基地撤走关闭之后,造成了大批的德国员工失业,我举个例子就是说,这个美军美国亚太地区战略调整,同时牵动世界上各个国家,尤其是美国盟军盟国兴趣,所以中国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又展现秀肌肉的话,这个其实我不愿意用这个概念,但发现大家都提出这个概念了,他必然会引起世界的关注,我那么中国就说做到哪一步了,中美会不会出现非常强烈的军事对峙,我本人对中美关系是乐观的态度,因为现在太多的这种互相之间沟通的机制,就是说一旦出现紧张对峙的时候,我们有很多预防机制,中美之间会把这种战争的导火索给他提早的灭掉,所以在这个问题我并不认为三年之内中美会发生大战。
  
   邱震海:我们辜教授苦口婆心,看看最后两位美女表个态,有没有被他说服了,被他说服了是辜教授的功劳,没有被说服是你们自己的错误。
  
   刘睿:我觉得刚才其实听各位老师的讨论基本达成一致,就是说秀肌肉秀一秀也是可以的,但是我觉得我就是想要表达,是这种秀并不是是在炫耀武力,也并不是说是构成威胁,而是为了和平。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习近平主席在五次纪念抗战活动当中有70次,他都提到了和平,60次提到了历史,有33次就提到了英雄,特别是这一次抗战九三阅兵的时候还提到了台军,那么所有的一起其实他核心索要表达的就是,他在那天讲话当中所提到的十六个字,就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我觉得这就是核心想要表现的问题。
  
   邱震海:习惯也好,不习惯也好都得面对,中国还有三次阅兵。
  
   辜学武:我同意她们的观点,因为我觉得阅兵一个重大因素还在于就是说,凝聚中国人民信心,提高大家团结起来奋斗,然后重新塑造一个新的中国雄心,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刚才这位美女提到了,就是说中国有和平的意愿,习总在讲话中不断的提到了,多次提到和平的概念,其实我们平心而论,世界上现在没有哪一个国家希望发动战争,但是美好的愿望不愿意发动战争,并不意味着不会发动战争,因为在利益冲突如果得不到和平方式解决的话,他必然会引起军事冲突,美国人我想他也不愿意发动战争,所以说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以什么样的结构什么样的机制来共同把大家的和平愿望变成一个长久的现实,这是中国、美国包括欧洲,包括日本在内都要做的一个功课,我的意思就是说,世界包括一战我们可以看,一战大家谁都不愿意发动战争,结果一弄就发生战争了,二战希特勒是意外,他就是想发动战争,占领欧洲,但是现在目前的情况,大家都不愿意发生战争,但是又往往频频出现临近战争边缘的一些领土冲突和一些意识形态的冲突,包括一些其他的各种各样资源上的冲突。这个我们大家都还有很大的功课要做,以什么样,用习总的话来讲,我们要管控危机,这就是说你有和平的愿望,但是怎么管控它,这一步我们大家都还没做好。
  
   邱震海:一次九三大阅兵折射了很多深刻的问题,刚才我们的讨论,刚才我说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只是触及很小一部分,但是我觉得也是世界,虽然我们都是华人,但是从不同的角度,世界跟中国,专家预我们的美女民众之间,其实应该很好的沟通,非常感谢各位的关注,也感谢各位收看这一期的《寰宇大战略》我们下周再见。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