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臧家花园的故事宿迁贞烈女子悬梁自尽乾隆皇帝亲笔题字为她立贞节牌坊

发布时间:2015/6/13  浏览数: 615 次  浏览字体:[ ]
  

臧家花园的故事,或许是民间传说,或许是人为杜撰,即便是一段毫无根据的野史,流传至今其中也充满着一种情趣、意寓和寄托。

乾隆皇帝来投宿 

从宿迁市区汽车客运站南行不足两公里处,曾是宿迁历史上闻名遐迩的臧家花园遗址。这个充满着神奇传说的地方,几百年前,演绎着一段臧家小姐的悲情剧。

宿迁市作家协会理事、宿迁市青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陈兆安向记者介绍说,据传,在清朝乾隆年间,臧家花园的主人臧大人在京城里当御教(教皇子皇孙读书的老师),但因其父母年迈不愿随之北迁,臧大人便在原宿迁县古城村下庙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盖上楼台亭阁,栽下梅兰竹菊,堆上假山假石,四季可见绿树红花,可观池中游鱼,可谓人间仙境。

臧大人一生共有六儿一女,六个儿子分别成家。女儿16岁时,已出落得花容月貌,琴棋书画,样样通晓。臧小姐为人和善,深受家丁、丫环们的爱戴,每每遇到难事都向她诉说,臧小姐均尽力帮助。相传,乾隆皇帝与臧大人交往密切,也常闻臧家花园是一块风水宝地,便与臧大人约定,有朝一日到宿迁,必到臧家花园看看。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五次住在宿迁皂河的乾隆行宫。乾隆皇帝第一次住在行宫,正值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晚秋。有一天,乾隆用完膳,装扮成一个书生,让随从扮作书童,径直来到臧家花园投宿。

臧夫人一见,不禁喜上眉梢。原来,臧大人已将乾隆皇帝的画像用快马经驿站传到家中,吩咐家人,如果乾隆皇帝进门,一律装作不知,且只能安排在后院的柴房里过夜。

臧家小姐跪床前 

臧夫人按照臧大人的事先策划,将“书生”安排至后院柴房,书童则住进前院仆人的宿舍。虽说是柴房,却是干净利落,新床新被褥。乾隆皇帝见到这臧家花园,心中不由暗赞主人的别具匠心。

由于旅途劳顿,掌灯时分乾隆皇帝便上床睡觉,全然不知一名女子来到他的面前。这女子便是臧小姐。她刚听完母亲的安排,原先誓死不从,但经不住母亲的劝说,最后不得不抹着眼泪,走进这以前只有佣人才进出的柴房。

臧小姐看着鼾声如雷的皇上,她定了定神,“扑通”一声跪在床前。也许是乾隆皇帝太累了,臧小姐跪得两腿发软,乾隆皇帝还是不醒。可怜的臧小姐哪里受过这般屈辱?她恨父母太自私,更恨终身大事自己不能做主。也不知是鸡鸣还是臧小姐的抽泣声吵醒了乾隆皇帝,他睁开眼,借着月光一看,床边跪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早已哭成了泪人。乾隆皇帝大吃一惊,问道:“你是谁家女子?为何深夜在此啼哭?”臧小姐抹了抹泪水,像背书似的答道:“客官不必惊慌,小女子本是这花园主人的女儿,看客官气宇轩昂,龙颜凸显,将来必成天子,我愿意侍候客官一生一世……”

守身如玉头悬梁 

乾隆皇帝自知身份暴露,不好推辞,只得作答:“如能像小姐所言,将来能做天子,我就封你为妃。”臧小姐连忙叩头:“谢主隆恩。”乾隆皇帝一听,觉得此处不可久留,连忙起身打点行装,起早和“书童”赶回了行宫。

谁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皇帝早将此事忘到九霄云外,只可怜臧小姐度日如年,天天等着京城的大轿。不知不觉过去了许多年,臧小姐知道进京无望,又不能再嫁他人,便在一个春夜悬梁自尽。

臧大人一直等着做太师爷,没想到等到的是女儿自尽的噩耗,他便将此事启奏皇上。乾隆皇帝想起了臧家花园的一幕,又愧又惊,下旨按皇家礼节安葬,并亲笔写下“贞节烈女”4个大字,为臧小姐立了贞节牌坊。

陈兆安说,这个故事是史实还是传说,至今无从查考。但据当地老人介绍,臧小姐葬入臧家陵地后,始终雇佣当地王氏家族为其看守墓园。由于王家敦厚朴实,很受臧家后人的器重,直到解放后,王氏家族才退出守墓岗位。之后,臧、王两家的后代仍友好地来往着。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