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媒体披露了2014年度宿迁法院金融审判情况。去年,全市法院共受理金融纠纷案件3052件,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已审结2775件,结案率90.92%。虽金融纠纷案件数量变化不大,但涉案标的金额大幅减少。去年,金融纠纷案件收案标的7.51亿元,相较于2013年的23.89亿元,同比减少68.56%,降幅较大。
据统计,2012年下半年,全市法院受理的金融纠纷案件数激增,2013年持续增加至3097件,进入2014年,增速减缓,并有所下降,但仍处高位运行状态。2014年,全市法院共受理金融纠纷案件3052件,同比基本持平。在受理的金融纠纷中,涉银行2066件,占67.69%,与2013年持平。
据分析,2013年以来,金融业出现了“钱荒”现象,中央摒弃了靠货币扩张来拉动经济的固有发展模式,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银行业贷款回笼压力增大,部分企业不能及时偿还贷款。房地产开发、建筑企业受大环境影响,普遍不景气,资金链断裂现象多发,同时重创钢材贸易等相关行业。2013年涉钢贸金融危机对宿迁金融业产生较大冲击。至2014年,金融机构纷纷放弃观望态度,多以提前收贷等方式,将大量隐伏纠纷诉至法院,导致此类案件数量井喷、标的额激增。与此同时,银行为保证债权安全,要求多家企业在借款时必须进行相互担保或者联合担保。企业互保、联保贷款名为担保贷款,实为没有担保的信用贷款。
另外,部分金融机构为了完成放贷任务,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盲目对外放贷,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审查不严,甚至存在借款人或担保人被冒签名的情况。对借款人的履行能力审核不严,尤其是信用卡的发放过于随意,资信审查不严,恶意透支案件增多。且银行风险防控能力不够,在办卡时未能尽充分告知义务,以致持卡人对于双方之间关于还款期限、违约金、罚息等并不清楚,持卡人因不满高额透支利息而拒绝清偿,因而引发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