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二战结束70周年纪念美国站在哪一边?

发布时间:2015/4/1  浏览数: 809 次  浏览字体:[ ]
  

    2015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纪念,从5月份开始,各种纪念活动将从俄罗斯开始,之后遍及东亚、欧洲、美国等地。围绕这一历史节点,各方的博弈已然展开,在中俄韩一边,反省历史是当仁不让的重要纪念主题,但日本的安倍政府则希望借70周年,走出其并未彻底清算的“历史阴影”。面对两种不同的纪念态度,作为二战重要参与者,美国持何种立场? 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施大伟近日对新浪称,美国的立场是“向前看”。安倍推动日本“翻身”求美支持

  二战结束70周年,最想“有所改变”的是安倍政府,借这个关键的纪念日子摆脱战败国的历史枷锁,是安倍一直努力的方向。

资料图片:安倍晋三
资料图片:安倍晋三

  二战战败国不可能永远活在历史阴影中,这原本可以理解。德国意大利也早就以自身的行动,获得欧洲谅解,重返“正常国家”之列。但对日本而言,想摆脱二战枷锁的举动却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这主要因为日本保守政府、尤其是安倍政府对历史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修正态度”。

  安倍想让日本“翻身”的努力从其上任后不久便开始,且极力争取美国的支持。

  时间回到2013年2月,上任日本首相不满三个月的安倍晋三,浩浩荡荡带团访美。“我回来了,强大的日本也回来了。”重掌政权的安倍称,自己要领导日本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

  当时在华盛顿掀起一阵安倍旋风的,正是他在美国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 发表的英文演说。演说以“日本回来了”为主题,誓言强化美日同盟、解除日本战后和平宪法的限制,恢复“正常国家”地位……

  2015年,时隔两年之后,安倍将再次来到美国,并发表比2013年“排场更大”的演讲:4月底访美期间,安倍将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说,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日本首相。

  日本《每日新闻》称,安倍在战后70年这个重要时机访问美国,旨在宣传曾经交战的两国建立了稳固同盟关系,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也称,“这是战后70年,日本向国际社会传递思想与信息的难得好机会。”

  但是,安倍还没启程,他想传达的“信息”就已招致强烈批评。上周在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安倍提到“美日同盟”、“TPP经济合作”和“增进美日互信”是他三大访美主轴。但他也再次抛出历史修正主义谬论,称“慰安妇”是“人口贩卖受害者”,再次掀开历史问题旧伤疤。

  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3月29日提醒安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应继承正确历史观,向世人展现出作为一国领导人的良好形象。若不抓住这个机会,其领导能力一定会遭到质疑。 

美助理防长:美倾向前瞻性历史观

  在日本与中韩之间围绕历史观的较量,美国的立场是什么?

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施大伟
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施大伟

  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施大伟(David B. Shear)27日对新浪表示,二战结束70周年纪念对东北亚、对全球都是重要的,美国自1945年就确立了强而有力的声明:向前看。

  “如果要说美国更倾向于哪种(历史)观点,那绝对是有前瞻性的方向,与我们的同盟加强关系,并且稳定区域和平。”施大伟说,“我相信“向前看”的方式能够帮助中国蓬勃发展,所以希望当我们在纪念二战这场悲剧的同时,中国、韩国及日本都能跟我们一起翻开历史的新一页、看向未来。”

  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前助理国务卿詹姆士·凯利(James Kelly)对新浪称,日本在七十年前曾犯错,但此后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重点是,每个国家都已自己不光彩的历史,重点是要向未来看,避免过去的错误。” 

  “假装一切没有发生,这是不对的。但也不能一直纠结于此,应该让事件过去。”凯利称。

二战结束七十周年“强化日美同盟”

  施大伟当天还重申了美日同盟的重要性,并提及正在修订中的《美日防卫合作指针》。

  施大伟表示,修订《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是今年的两国重头戏,它能让美日更灵活的应对新挑战,在全球问题等方面加深合作,也符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政策,希望该法案的修订能在四月底安倍访美实有结论。

  施大伟称,美日同盟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非常重要,“我说的不仅是东北亚,还包括东南亚和南中国海。” 他还宣布,为了提升这个地区的安全,美国将在2018年派遣四艘军舰常驻新加坡。这是美国自1970年以来,第一次让军舰常驻在南海。

  “你将会看到(美日)两国关系更坚实的发展,且更多体现在亚太区域的合作。”施大伟说。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