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出行的安全锦囊,提醒驾驶人和社会公众———平安驾驶,文明出行。
坐“黑车”、酒驾……出行“五忌”不要犯
不坐超员车。春节前后,返乡外出,走亲访友,客流量集中,客车违法超员现象相对较多。而超员会直接导致安全系数降低,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平安出行,切莫乘坐超员车。
不坐“黑车”。春运期间客流量大,部分“黑车主”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利用没有营运资质的车辆从事黑车营运,这些车辆没有合法的营运手续,车辆安全措施、保险得不到有效保障。不酒后驾驶。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难免喝酒,因酒引发的交通事故数不胜数,一定要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不带危险品上车。乘车时勿携带危险品上车,汽油、柴油、酒精、打火机补充液等易燃易爆物品都不能带上车。
不在高速公路上下车。高速公路是封闭的公路,车速快、车流量大,在高速公路上下车,易发生交通事故。
防骗、防偷、防陷阱……这些锦囊要牢记
谨防各类诈骗。短信诈骗、票务诈骗、丢包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只要我们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杜绝占便宜的思想,就不会上当受骗。买票到车站和正规的代售点购买,不买黄牛票。
谨防“抢门”扒窃。旅客上车时,往往只注意手里的大包小包而忽略了腰间的手机和兜内的钱包等物品,犯罪分子这时或顺手牵羊或是一人挤门、一人在后盗窃,乘车时要排队上车,不要着急抢座,注意随身携带的物品,注意挤门而不上车的人。谨防“拎包”盗窃。此类犯罪一般趁乘客闲聊或打瞌睡时顺手拎走乘客的包,乘车时应注意看好自己的包裹,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
谨防招工陷阱。急于找工作的外地打工者,不要盲目应聘,应事先打听清楚,最好与老乡取得联系,问明情况,千万不要相信路边的招工广告。
谨防拾物陷阱。实施拾物诈骗时,一般是两三人一伙,两人与被害人拉家常,另一名同案人将事先准备好的道具,故意掉在地上,同案对象以捡到平分为名骗取被害人的钱财。
顺人流,勿惊慌……人流拥挤防踩踏
避免踩踏事件。车站人流过多,一旦人群中发生骚动,极易引起乘客的集体恐慌和逃离,这个时候就容易发生踩踏事件。故当乘客来到车站候车时,首先应该观察四周,记住出口位置,提前在大脑中规划撤离方案;一旦发现自己被人流裹挟,无法控制方向时,切记不要停下,也不要硬挤,而是要顺着人流同步前进,双手握拳架在胸前,尽量保证胸腔不被过度挤压;注意脚下,不要被绊倒,被绊倒后如果无法移动,用手护住头部,蜷缩膝盖至胸前,尽量保护自己的胸部和头部。
避免车门挤压。上下车门时,依次有序上下车,上下车门是事故的易发点和高发点。虽然不少乘客归家心切,但也要坚决摒弃车辆还没完全停稳和刚要起步时扒车门的不良习惯,因为在车辆没有完全停稳时,还伴有不少不可预知的因素发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提前候车,在交通工具停稳可以上车时,有序、排队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