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毒品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225名缉毒民警因公伤亡

发布时间:2014/6/26  浏览数: 579 次  浏览字体:[ ]
  

    “全国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万亿元。一些毒品问题严重的地方,60%至80%的‘两抢一盗’案件系涉毒人员所为;80%吸毒女从事卖淫活动;全国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近20%系注射吸毒所致.毒品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

  基于这种判断,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官方祭出一系列疏堵结合、惩防并举的“组合拳”,强力扫毒。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则是主动出击、以打开路的整治行动。刘跃进透露,2013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5.1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6.8万名,缴获各类毒品44吨,同比分别上升23.9%、26.8%和31%。

  中国治毒的决心,在对“制毒堡垒村”——陆丰市博社村的清剿力度中可见一斑。其中,对于“保护伞”的决不姑息引发外界关注。

  “保护伞是这个地区毒品得以长期存在、发展、蔓延的根深蒂固的原因,不容忽视。”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邱伟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两年多来,该地区揪出的“保护伞”多达70余人。

  与此同时,建立完善志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戒毒康复场所康复等多种戒毒措施相互衔接的戒毒康复体系。目前,全国戒毒后三年未复吸的达88.8万人。

  重拳整治犯罪、积极开展戒毒的同时,中国始终预防教育作为毒品犯罪的治本之策。可喜的是,中国在这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据刘跃进透露,每年新发现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2013年的6.6%。

  中国还进一步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管制。2013年,全国共破获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案件1054起,缴获易制毒化学品5740吨,阻止出口7.3万吨,有效防止了流入非法渠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自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建立两年多以来,中老缅泰已开展23次联合巡逻。在去年开展的“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期间,四国执法部门共破获毒品案件178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34名,缴获各类毒品9.8吨,易制毒化学品260吨,枪支38支、子弹1125发,毒资361.2万美元,极大震慑了湄公河流域贩毒团伙,禁毒合作成效明显。

  其实,这只是近几年来中国禁毒国际执法合作的一个缩影。目前,中国已累计签订政府间禁毒协议24份。作为中国治毒“组合拳”的重点和亮点之一,缉毒执法国际合作正在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份沉甸甸的扫毒“成绩单”的背后,则是缉毒民警的奉献甚至牺牲。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