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安倍和越南破船不值得13亿中国人如此关注

发布时间:2014/6/16  浏览数: 356 次  浏览字体:[ ]
  

    动辄“中日必有一战”,“中日新战争一定是中国人洗刷耻辱的战争”。还有什么“中越必有一战”、“中美必有一战”、“解放军已做好对某作战准备”。战争从这些媒体“嘴里”说出来,仿佛儿戏一般。好像战争无关人命,而是电脑上防守反击的电子游戏。这种披着“极端好战分子”外衣的商业民族主义虽不是主流,却有不少网络拥趸。

  领导人当然不会被这种声音所蛊惑,而会理性地看到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清醒地意识到民族复兴所需要的和平环境。然而,还是应该警惕这种“轻言战争”的狂热声音,防范这种声音误导舆论和干扰国家发展的大局,分中国改革的心。

  有些媒体动不动就把战争挂在嘴上,自诩“主战派”,表面姿态很“强硬”,其实是在消费民族主义情绪,说到底还是一种弱国心态。这些人觉得,中国过去受过欺负,落后过挨打过,在很多战争中受过屈辱。现在阔了、强大了、崛起了,就可以扬眉吐气秀秀肌肉了,有能力打赢战争了,让那些过去侵略过中国的国家、敢挑战中国的国家知道我们的厉害。

  其实,一个真正强大和成熟的国家,不是有能力去发动一场战争,而是有能力拒绝和避免自己国家陷入一场战争,有对战争说不、让国家免于战争、让国民免于战争伤害的资格。养兵千日,不是为了战争,而恰恰是为了没有战争。就像核武器,使用的最高境界不是打击,而是威慑,用来避免发生核战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中国强大起来的标志,就是有资格去说“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取得的一大成果就是:终于有能力使国家和国民免于战争的威胁了,全民可以安心地搞经济建设,凝聚一切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埋头苦干发展经济,GDP超过了英国、德国、日本。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有很多原因,但很关键的一大原因就是:远离战争,和平稳定的环境,使国家获得了发展的机会。而回望过去30多年这个动荡的世界,那些陷入战争和内乱的国家,无一不是经济停滞甚至退步,社会陷入混乱,经济没法发展,百姓生活艰难,国家和国民都大伤元气。

  一些媒体在渲染着这样的“战争情绪”:一提日本就上火,看到越南滋事就嚷嚷要“给点颜色”。其实,一个安倍,几条越南破船,真不值得13亿多的中国人这么关注。中国人需要做的事太多了,不能在这些事儿上分心,并且动辄要为这些事去“不惜发动一场战争”。美国的亚洲战略,就是要借这些事牵制中国,让中国分心,将力量从发展经济转移到处理这些破事上。过去我们强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现在看来,这个道理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