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关于中俄天然气世纪大单的议论仍在继续

发布时间:2014/5/26  浏览数: 214 次  浏览字体:[ ]
  

 关于中俄天然气“世纪大单”的议论仍在继续:有人说形式大于内容,还有人说政治大于经济;有人说俄罗斯人占了中国人便宜,还有人说中国人逼俄罗斯人让了步。可谓是众说纷纭。但理性分析后,人们会发现,在这份大单里少了虚幻的浪漫主义,多了互惠的务实主义;少了一厢情愿的尴尬,多了两情相悦的默契;少了来而无往的让步,多了礼尚往来的共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中国企业寻找优势互补合作机遇的诚意,以及中国人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和诚实守信的经营之道,更能品味出中国人“义利兼顾”的新型外交“义利观”。

  在俄罗斯,中俄天然气合作不仅成为俄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先项目”,也成为俄媒体报道中的“主题词”,还成为刚刚结束的第十八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的“热门话题”——俄罗斯天然气正进入“中国季”。

  俄气网站主页打上“天然气”三个汉字

  5月24日,记者像往常一样打开俄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主页,想看看作为中俄天然气“世纪大单”俄方执行者的俄气有什么新动向。多年来,俄气官方网站是记者常看的俄罗斯网站之一,通过这个网站能了解到许多俄气的官方消息和未来规划,当然也包括中俄天然气谈判一步步走向终点的点点滴滴。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当记者打开这个主页时,“天然气”3个汉字跳了出来——俄气官方网站在最显眼的位置打上了蓝色的“天然气”3个汉字。而在“天然气”3个汉字的左边是俄语手写体的“一千里的路开始于第一步”。如果把这句话翻译成汉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应该贴切。

  而在这条专栏的右下方是俄气总裁米勒所说的一句话:“今天,俄气的所有潜力都被调动起来。方向——东方;方向——中国。”

  一时间,俄气官方网站上洋溢着浓厚的“中国气息”。点击主页上的“天然气”这3个汉字和米勒的那句话,我发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真的进入了“中国季”。

  点击“天然气”后进入的链接是中俄签署天然气供销合同的新闻。新闻称:“中俄双方的合同期限为30年,俄将以每年380亿立方米额度向中方出口天然气。合同是在互惠互利条件下签署的,气价公式与一揽子石油价格相挂钩,支付方式为照付不议。”新闻稿还引用米勒的评价说:“我们为俄罗斯天然气打开了一个新的、潜藏巨大潜力的市场……今天,我们打开了中俄天然气合作这本巨著的第一页。在这个长篇巨著中,我们将写下无数重要章节。”

  这份新闻还称,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东线天然气管线将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实施。这条管线将全部用俄罗斯国产管道建成,将有1.17万名专家参与此管线一期工程的建设。管线建成后,将有3000人负责其正常运转。

  俄全面启动对华供气合同落实工作

  点击米勒的那句话后进入的链接则是另一条新闻,即“俄罗斯全面启动对华天然气出口项目”。这份新闻稿称,俄气总裁米勒5月23日正式签署命令,要求俄气下属开采、管道、地面设施建设等所有相关企业立即启动对华供气项目的落实工作。

  目前,俄气进行的筹备阶段工作包括计划2015年开始建设亚库特的恰扬达气田基础设施、“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第一条支线以及阿穆尔州天然气加工与氦气生产综合体。新闻稿称,作为中俄天然气管道主要气源的恰扬金斯基气田计划于2018年年底开始产气,在此之前将铺设好相关管道设施,以确保于2019年正式直接向中方输气。

  据悉,仅恰扬金斯基一个气田蕴藏的C1和C2级别天然气总储量就达1.45万亿立方米,此外还有9300万吨凝析气。如果开发进展顺利,那么这个气田的饱和产量为每年25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150万吨石油。此外,俄气在亚库特地区还有多个气田的开采允许证。

  俄总统普京5月24日在同全球商业领袖会晤时表示,俄两大凝析气田——恰扬达气田和科维克塔气田的储量评估过低,两处总量超过3万亿立方米。普京透露,这两个气田应是对华天然气供应的资源基地。他强调,对华供气合同签署的期限为30年,但这两个气田能够确保50年的天然气供应。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