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将崩盘还是周期性回调?近一段时间海内外媒体和机构再度聚焦中国房地产业。不少海外观察家认为,在房价涨跌的争论声中,房地产业已向理性区间回归,而主推力正是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升级。
“在过去10年扩张超过10倍以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正面临强劲逆风。从东部富裕的浙江省到西北部的陕西省中小城市,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正苦苦挣扎,地方政府面临着实行救助还是任其破产的艰难抉择,”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评论。
房地产业与中国经济高度关联,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长期占据较大比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为54.4%,按照通常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5%左右计算,2013年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为13.6%左右。野村证券认为,今明两年,房地产市场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威胁最大,甚至超出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
不少外媒注意到,相对于投资机构的高声警报,中国决策层对房地产市场颇显冷静。中国政府并没有急于使用财政工具。央行[微博]行长周小川前不久也重申,当前经济形势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货币刺激。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认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回调并不是严重问题。目前一些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出现供大于求,这需要几年时间消化过剩供给,房地产市场便能渐渐回到较稳定阶段。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负责亚太地区业务的首席信贷官迈克尔·泰勒认为,中国爆发全面房地产危机的可能性极低。不过,中国决策者面临异常艰巨的挑战,那就是在逐步去杠杆化的同时避免经济急剧减速。
中国央行近期要求各大银行在放贷时优先考虑首次购房者。一些海外专家说,决策层政策目标很明确,让房地产市场减速而不失速。在市场层面,拧紧“水龙头”严控信贷规模,同时释放自住需求。在社会托底层面,加大棚户区改造及保障房建设。世联行(14.31, 0.43, 3.10%)副总经理袁鸿昌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高速增长时代已过去,房地产业将迎来一轮洗牌,而未来市场仍具发展空间。
房价的涨与跌、调控政策的限与放,市场参与者的多方博弈本身就阐释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