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中国知名的时政思想评论类网站质疑李连杰贪污芦山地震灾后捐款中的三个亿

发布时间:2014/5/4  浏览数: 661 次  浏览字体:[ ]
  

4月22日,实名认证为“中国知名的时政思想评论类网站”的“四月网”在新浪发布微博,质疑李连杰贪污芦山地震灾后捐款中的三个亿。据该条微博称:“截止到2014年4月20日8点02分,全国219家基金会参与雅安(芦山)地震募捐,接收社会捐款16.96亿元,目前已支出款物6.45亿元,占总收入的38%。壹基金一家独大收了近4个亿的捐款,目前拨付4千多万,仅占9%。”伴随该条微博公布的各基金会支出情况的数据表数据则来源于基金会中心网和中基透明指数FTI。这条微博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并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随后,李连杰在新浪微博上作出回应,称自己即使想侵吞善款也没有可操作的途径。而壹基金秘书长杨鹏则在微博上公开了壹基金2013年的总支出及用于芦山震后紧急救援和过渡安置项目的支出费用,并特别说明了壹基金支出过程相对缓慢的原因,主要为灾后重建项目的自然时间跨度和理事会负责认真花好每笔支出预算的要求。同时,李连杰和壹基金已委托代理律师,向“四月网”连续发出了两封律师函,要求后者公开道歉、消除影响。

  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认为,该事件的发生说明,公众对慈善机构透明度认知有误区,并不了解透明是有成本和边界的。此外,社会上对名人慈善、慈善机构过高的道德期待,也暴露出公众对救灾捐赠资金使用认知的局限性。

  邓国胜说:“灾后重建复杂,并非越快越好,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有些建筑物的建设并不科学,墙面没干,就开始涂漆。” 邓强调,灾后重建需科学规划,硬件建设简单,但在软件、人才及管理使用上则更为复杂,并担忧,这种认知误区会让公益组织更不愿披露信息。

  而众多专家学者也纷纷表示,在如今人人监督的公益时代,公众对基金会善款去向拥有监督和质疑权利,这对于未成熟定型的公募基金会更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它们加快改革、走上正轨。然而,质疑的一方应当保持一定的严谨度,不能仅凭单条数据就做出草率的质疑,这不仅无助于中国公益的发展,并且会为公益圈造成本不该承受的冲击。

  其实,在每次地震等大型灾难过后,大型基金会筹集的捐款数额都相对巨大,这为它们共同设置了一道难题:灾后重建时期漫长,但为了符合政策规定和公众的期望,如何能又快又好地花掉如此多的善款?对此,本期《益调查》也请您来出谋划策,讨论如何能让大型基金会更好地设计、执行、管理灾后筹款项目。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