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晚报》消息,曾经风光无限的“糖高宗”,近一年来价格阴跌不止。原本寄希望于夏秋消费旺季打个翻身仗的制糖企业,今年遭遇旺季不旺的尴尬,让食糖贱卖行情难以逆转。
每年夏秋季,在饮料消费高峰加中秋备货双重利好推动下,制糖企业的销售战往往高潮迭起。然而,今年中秋备货期已过,制糖企业仍在寒冬中苦行。
本月,多家制糖企业公布业绩惨淡的二季报,巨亏的背后揭示了行业的无奈:不断扩张的产能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走私糖盛行让国内糖企在夹缝中求生存。更糟糕的是,多家缺乏应对措施的企业表示,明年或更加艰难。
主营产品为机制糖、机制纸的南宁糖业2013年中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超过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去年的亏损3200万元扩大至亏损1.19亿元,每股收益亏损0.42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进一步增加逾两倍。
主营产品为糖和造纸业的贵糖股份受食糖、文化用纸价格持续走低、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上半年亏损48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