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妇孺皆知,几乎不会有人念错的一个动物名词,可你能想到吗?只有30%的成人在听写大会上写对了这3个字;间歇——这个词我们在生活中很常用,但听写错误率竟高达40%。随着通信技术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频繁地提笔忘字。有些常说常用词在电脑上用拼音打字没有问题,但写起来却又顾虑着到底是三横还是两横、有没有那一撇等问题。不能否认,目前中国人手写汉字的能力正在明显下降,但人们却并不自知。
2日20:30,央视科教频道将推出暑期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本来就准备好以“拯救汉字危机”为己任,然而节目录制中,成人汉字书写所呈现的低能仍让导演组咋舌。或许正因汉字危机已如此严重,央视才表现出空前重视,首度派遣新闻主播李梓萌、郎永淳、郭志坚等集体助阵这档赛事类节目。
央视新闻主播集体助阵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在内地就读的港、澳、台学生组成的32支代表队参赛。每支代表队有5名选手,几乎都是年龄在14岁上下的初二学生。所有选手将以代表队名义通过初赛、复赛、半决赛、附加赛等一系列比拼,最后闯入决赛,决赛将以个人名义决出1名年度汉字听写冠军。
据了解,“听写大会”第一现场为答题现场,除选手外,还有1位主考官、1位裁判长和3位裁判。为更加公平并规范考词读音,首届大会的主考官均为央视新闻频道著名播音员,如:章伟秋、郭志坚、李梓萌、郎永淳、文静等,他们将以“中国最权威、最标准”的发音,向选手宣读考题、例句及考词解释等。这也是央视首次调派新闻主播集体助阵一档赛事类电视节目。明晚,担任首场主考官的是央视新闻主播郭志坚。
“听写大会”同时设立了由科教频道主持人冀玉华分别与活跃于电视屏幕的文化学者钱文忠、蒙曼、郦波、毛佩琦组成的同步解说平台,在第二现场与观众一同观看选手的表现,对考词、汉字文化进行更深入的讨论。除上述两个现场外,“听写大会”还开辟了由选手的老师和家长组成的第三现场,为观众提供机会,更多地了解选手的成长学习。
虽然首届“听写大会”的选手都是初二学生,但节目组在现场观众席前特设了成人体验团,他们与选手同时参与听写测试。节目总导演关正文强调:“这档节目是为所有使用汉字的中国人制作的,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也无论男女老幼,收入高低,只要你使用汉语,这个节目就与你密切相关。”“听写大会”是历经两年电视形态研究和论证和长达一年的制作准备才完成的。监制金越强调:“这不是一个浮躁、奢华的秀场,而是单纯质朴、充满紧张感的游戏,是扩展汉字知识、领略汉字之美的平台,希望节目能获得全国观众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