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七折下限,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政策从7月20日开始施行。
这项被认为利好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在这一周时间里,是否让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真正感受到实际的变化了呢?政策松绑后,银行自身又为何迟迟不见利率下调的动作呢?记者今天分别采访了漩涡中的四类代表——分别是大银行也就是国有四大行、中小银行、大企业比如央企,以及小微企业。不同规模和不同位置的银行和企业,在贷款融资问题上,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困惑和难言之隐呢?
对话一:小微企业代表、中赛国际商务有限公司经理裴治斌
裴治斌:即便是下调30%,可能是一些大的企业,他们可能能享受到利率的优惠,小企业的话还是不能给这么高的优惠。目前来说的话就是相对小的商业银行,他们相对来说条件要求可能不是那么苛刻。包括利率的话,可以跟他们商量,通过银行贷款的话,它都是给你一个上调比如说百分之多少多少点,一般下浮的可能性比较小。
记者:那一般来说企业去找银行?还是银行会主动找企业来谈?
裴治斌:一般的都是企业去找银行。
一句话点评:财经评论员叶檀:小微企业主要是通过民间借贷满足他们的基本经营需求的,80、90%都是通过亲戚朋友、民间借贷来解决他们的资金问题,其实银行对于中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扶持确实是不够的。
对话二:大企业代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央企负责人
记者:大企业贷款一般是找国有银行,不出四大行吧?
央企负责人:我们现在应该说跟他建立长期合作比较多,像融资的时候也大部分都是银行来找我们。
记者:银行根据上周五的政策,现在一周下来,您能感觉到明显的变化吗?
央企负责人:我们这儿的变化小,没什么感觉,它有个传导过程,我们还有个利率优惠,下浮10%。
一句话点评:财经评论员叶檀:像这些大型企业通常都有自己集团财务公司也在做向外投资的事情,银行的利率是升是降,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对话三:大银行代表、工商银行武汉市某支行行长邹国华
记者:未来一周有没有可能上调或者下降?
邹国华:我们行本身利率就不高,大概我们利率的制定是根据你这个企业的风险度来确定的,最高利率也不会超过30%,也就是6点几,我们现在已经下降了啊。下降百分之4的利率也有啊。工商银行虽然是大银行,以前主要是做大客户,但是这两年基本上也有一套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流程也有了。利润这方面我们不在乎。小微融资难主要是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银行不敢放款,第二个就是成本高,造成小微企业成本高的不是银行是地方上的信贷公司。
一句话点评:财经评论员叶檀:大银行主要是面向大企业,如果是大银行去做中小企业,那么它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成本风险控制的系统太高,现在这一块大银行还是没有做好。
对话四:中小银行代表、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某支行行长方中邦
方中邦:整个银行的市场定位就是做小微型的企业,整个泰龙总行户均也就六七十万,如果要超过五百万这个贷款,做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他们对资金上的要求,第一点就是要速度要快,第二个能够利率上面和手续上面能够方便一点。
记者:央行利率下调这一周之内,银行利率有下调吗?
方中邦:很早以来,我们感觉到这个商户有这个意向性利率上的能不能优惠一点,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这个利率上的下调。
一句话点评:财经评论员叶檀:像这些中小商业银行,如果向中小企业贷款,第一,它的规模会太大,风险无法掌控;第二,要能去行政化。
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1到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83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但同时增速比1-5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某种程度上,小微企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新动力,但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现在看来,也不是件易事。未来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