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15岁老挝女孩被卖3次流落南京 热心人帮其回家

发布时间:2013/7/23  浏览数: 460 次  浏览字体:[ ]
  

  女孩这种情况,何春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个女孩和其他被救助的对象不一样,她是一个正常人,想回到亲人身边,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变故才流落他乡。” 

   为了尽早帮助女孩回家,社工们开始了一波三折的“寻找翻译”历程。

  听到白苗语,她握着电话哭泣

  姓名:熊宗(音译)        国籍:老挝

  住址:乌多姆塞省苗寨    年龄:15

  文化程度:不会写字      语言:白苗语

  身体状况:经社工特别照顾,逐渐恢复

  精神状态:听到家乡的语言,激动落泪

  刚开始,何春兰通过南京市政协,找到些少数民族来辨音。土家族、白族、布依族……试了一圈,依然没人听得懂。

  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救助站里一位云南籍求助者说,她觉得女孩的语言很像云南靠近越南一带的苗语,何春兰立刻找到了在南师大留学的越南学生郑英明兄弟。

  起初郑英明兄弟拒绝提供帮助,在何春兰不断的沟通和解释下,越南兄弟终于决定帮助可能是同胞的女孩。然而,当郑英明兄弟见到女孩时,依然是一句也听不懂。

  就在何春兰带着越南兄弟离开时,他们听到女孩喊出一个地名:赫蒙(音译)。兄弟俩告诉何春兰,这是越南苗族人常说的一个地名。于是,何春兰请越南兄弟用电脑搜索当地的语言放出来听,女孩激动地哭了起来!

  转眼到7月初,救助站里来了名叫石淞溢的侗族学生,她通过苗族的同学,辗转联系到了贵州大学研究苗语,也是苗族人的张晓教授。

  张晓教授只能听懂女孩的一部分语言,但已经让女孩抱着电话落泪了。张晓教授立刻找来了来自老挝,精通中文、苗语和老挝语的留学生赛木安。赛木安和女孩的沟通,完全没有障碍。至此真相大白,女孩叫熊宗(音译),今年才15岁,来自老挝乌多姆塞省的苗族山寨,语言为“白苗语”。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