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宿迁律师网:不理解官场的人,会这样想

发布时间:2013/6/23  浏览数: 501 次  浏览字体:[ ]
  

  

     人们一听到官员说他们是高危行业,反应通常是跳起来:“你们行业回报还高呢!”并类比空姐、飞行员的工作,高空作业虽有生命之虞但报酬丰厚,所以愿意当空姐的趋之若鹜,飞行员更是难考,而肯下煤窑的人才是不得已而为之……云云。

如此反驳,确实指出了该官员偏心,可“高风险”,还是没有人正面反驳啊!

没人反驳,就是默默地承认。哪怕你说再多当官回报高,都是在帮助印证对方的话:是的,若没有高风险,社会凭什么给为官者这么高回报!

这样推理,你就中了辩解者的当了。因为直觉就是真相——当官危险并不高。

从一包烟、一个微笑、一块手表这些与官员违法违纪行为毫无关联的事物上入手,毫无目的性地进行舆论倒逼,居然都能一查一个准,说明官员不仅不是“高危行业”,反而是最有安全感的行业。毕竟网络反腐只是小概率事件,一个问题官员到了要靠网友爆料才能落马的地步,亦可见其拥有的腐败空间实在不小

媒体梳理近期因网络曝光落马的官员事例,陕西一个省级部门官员表示:“做政府官员真的是高危行业。”这名官员说,疑神疑鬼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很多同事害怕他们的面孔会出现在网络上,毁掉他们的职业生涯。(6月20日《潇湘晨报》)

  一定意义上说,从事任何一种职业,其所得利益与付出都应该是成正比例关系。官员手中握有公权力,存在着权力寻租的可能性,理所当然地要受到更为严苛的监督。因此,官员高危其实是由其职业特性所决定的。

  需要厘清两种不同性质的“高危”,一种是事实上的高危,这是针对个体而言。譬如因为一包天价烟而倒台的周久耕,因为一个不合时宜的微笑而落马的杨达才,就属于这种。这种高危完全是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纯属咎由自取,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与官员这个职业无关。所谓“疑神疑鬼成为官员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只能说明部分官员本身不干不净,一个清正廉洁内心坦荡的官员对这种“高危”不会有任何的畏惧。

  另一种是制度上的高危,针对的是所有官员,即对每一个官员都做最坏的想象,从制度层面构建起最严密的防范体系,一旦官员违法违规,即施以严罚,从而让官员内心恐惧,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高危,其实是对官员最好的保护。“如果问题早一点发现,就不会到如今的地步”,这几乎是所有贪官忏悔书的习惯用语,虽有自辩之辩,但道理并不差。只有官员真正认识这个职业的高风险性,才会时刻敲响警钟,才会有对职责的敬畏感。这种高危同时也是民众之福。一个有忧患意识,时刻感到危险的官员,违法乱纪的可能性无疑将大大降低。

  现在的问题是,制度上的高危远远不够,从而导致事实性的高危事件太多。网友从一包烟、一个微笑、一块手表入手,貌似毫无目的地进行舆论倒逼,居然都能一查一个准,充分说明制度性监督的严重缺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员不仅不是“高危行业”,反而是最有安全感的行业。毕竟网络反腐只是小概率事件,一个问题官员到了要靠网友爆料才能落马的地步,亦可见其拥有多么宽阔的腐败空间。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