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校车之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关注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中心小学校车之困

发布时间:2013/5/21  浏览数: 578 次  浏览字体:[ ]
  

  

  近年来,农村学校的撤并,让很多孩子上学的路途变得更加遥远,有的甚至每天要走上几十公里,而且,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占大多数,年迈的祖父母没有能力接送,如果没有校车,一些孩子们就面临辍学。而新校车的普及,需要一个过渡期,每个地区发展水平不同,过渡期的长短也不相同。那么,在等待新校车普及的过渡期里,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孩子们上学路上的安全。比如,能否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出钱出力,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相应的管理,共同解决校车问题,为了孩子的安全,校车的过渡期不能成为政策监管的空白期,无所作为的等待期,更不能成为事故高发的危险期。

 

    一段时间以来,校车事故,尤其是农村地区校车事故频发,引起社会强烈关注。2011年11月16日甘肃正宁发生校车事故,21死43伤的悲剧,至今让人心痛。5个月后,也就是去年的4月,国务院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校车的硬件标准、通行安全等第一次有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各地也都加强了对校车安全的管理。但前几天,记者在江苏宿迁却看到了这样一幕。

  早晨七点半,一辆蓝色的大客车停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中心小学门口,学生们一个个从车上下来,走进校园。记者数了数从车上下来的学生,一共有45个,而这辆车一共只有22个座位。如此算来,车辆超载的学生超过了一倍。再看看这辆车,车况很不好,相当老旧,车座残缺不全,车厢很多地方都露出了斑斑锈迹。司机朱继良告诉记者:这车9年了,原来是公路客运的,淘汰下线的。

  淘汰的客运车,怎么能用作接送学生的校车呢?司机朱继良,也就是车的主人,名下有3辆车,都是从客运公司购买的淘汰的客运车,用来接送侍岭镇中心小学及附属幼儿园的学生。

  人们把这种接送学生的应该报废的淘汰车,称为“夺命校车”。2011年,江苏、甘肃、安徽等地相继发生恶性的校车安全事故,造成大量的学生伤亡。2012年4月5日,国务院公布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对校车的标准配置、司乘人员的要求等,都有了明确规定。按照规定,校车必须悬挂校车标牌、配备统一的校车标志灯。但这3辆车都没有校车标志。

  据当地交警介绍,这3辆大客车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转,已无法进行长途运营,被朱继良购买之后,一直是作为侍岭镇中心小学的校车使用的。当时,这3辆校车都在交警部门备过案,核发过校车标牌。从2008年开始,朱新强的车辆就一直是侍岭镇中心小学的校车,他与学校签订有协议,车辆由学校管理,并且要向学校缴纳一定的管理费。

  2012年9月,这3辆车的校车证被吊销,不再允许接送学生。学校也终止了管理。可实际上,这3辆车仍在每天接送学生,行使着校车的职能。朱新强说:“这学期本来我不跑了,我都联系报废厂了。开学4天我没来,后来吴校长说,老朱你来带吧,不然学生就要跑了,家长也去找,我们受不了了。”

  安全的校车,是孩子们上下学时交通安全的保障。但是配备高标准的合格校车需要大笔资金,普及起来无疑也需要一个过程。《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各地在规定的过渡期内可以使用取得校车标牌的其他载客汽车。江苏省的过渡期为三年。在过渡期内,允许一部分符合安全标准的现有车辆,经过审核批准之后,在2015年之前,作为过渡期的校车使用。那么,侍岭镇中心小学的这3辆校车是否属于这种情况呢?校长告诉记者,材料都上报了,交通大队没有批,应该不是合格的校车。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前,这些车辆作为校车管理,有学校和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条例出台后,这些不是校车的淘汰车辆,彻底游离于校车管理政策之外,乘车的孩子们处于更危险的境地。

  这些车辆接送的全是侍岭镇中心小学及附属幼儿园的学生,学校真的对此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吗?校长告诉记者,一旦出了问题,一不是学校校车,另外学校也没有收费用,责任是车主自己,赔偿也是他自己,风险由车主和家长来承担。可朱继良认为,让他负全责可不行:“学校叫我来只是口头说,我也没有录音,也没有字据为证。但是管安全的副校长说了,手续都好了。”

  “手续都好了”是什么意思?校方的答复是肯定的:“现在不认可又怎么办呢?小孩没法上学怎么办?我们知道这个车在接送我们学生。”

  侍岭镇中心小学及附属幼儿园一共有1200多名学生。镇里没有村镇公交,每逢上学和放学时间,学校门口都挤满了接送孩子的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大多数是老年人骑着三轮车来接送,这些都是住得离学校比较近的学生。而另外400多名学生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最远的有近15公里。学校不能住宿,家里又没有人送,每天需要乘坐校车。

  学生家长们说,孩子之所以要到离家这么远的地方上学,是因为村里原有的小学被撤销,并到了镇中心小学。村里的学校被撤并,原本就近上学的孩子们,现在只能乘车去上学。由于当地的农民大多在外打工,他们的孩子很多是留守儿童,让孩子乘坐淘汰的大客车上学,对于许多家长来说,也是无奈之举。记者发现,这种不是校车的校车,每天接送学生,在宿豫区是普遍现象。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