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宿迁律师网:村民自发祭扫31名抗日烈士墓 将士亲属未找到

发布时间:2013/5/9  浏览数: 347 次  浏览字体:[ ]
  

  1943年,浙江《宁绍台日报》载文称,“开浙东与敌正面作战之先声,破敌不可撄之神话,鼓抗敌之民志,是浙东抗战光辉之一页。”

  《宁绍台日报》记载的是一场发生在绍兴的战斗。是役,中国军队牺牲将士31人,其中湘籍军人29名。

  整整70年,这29位将士一直未得到亲人祭拜。

  本报记者向佳明浙江新昌县报道

  电影《集结号》中,连长谷子地为了找到全连牺牲战士遗骸,几乎穷尽了后半生所有精力。

  在浙江绍兴,年轻的黄坛村村主任翁伟平这几年也一直在奔波,他想为埋葬在村里的31位抗战阵亡将士找到家属。

  这31人均隶属于李默庵部。1943年从湖南开拔到浙江抗日,其中29人来自祁阳、永兴等地。

  近日,翁伟平联系上本报,希望能找到这29位湖南将士的亲人。他担心,这些抗战英雄会渐渐被人所遗忘。

  土坟堆埋葬了31位抗战将士

  墓地位于绍兴市新昌县大市聚镇黄坛村东山地。从县城车行30分钟,再走半小时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就来到黄坛村东山地。

  爬上一个上百级的台阶,一个硕大的土堆就出现在眼前,翁伟平说,这里就是31位抗战将士的合葬墓。原本坟堆得很浅,去年一位企业家出资,对这座坟墓进行了简单修缮。

  墓地前面有一老一新两块墓碑,老的是1943年埋葬这些将士时立的,字迹依稀可见,新的是去年修缮坟墓时立的,上面刻了31名死难将士的名字。

  在黄坛村一所废弃的小学,还有一个纪念塔残骸。村主任翁伟平说,这是座纪念塔的塔尖。塔尖呈三梭状,三面均直书“三·二八抗战阵亡将士塔”。

  翁伟平介绍,完整的纪念塔分三级,中间部分镌刻战绩及阵亡将士姓名、级别、籍贯,下层镌刻题词,可惜整座纪念塔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除三梭塔身保存之外,塔座部位的条石及镌刻石板,均被移作他用。目前保留的塔尖是在当时战争目击者的要求下,邀请村内24位强壮劳力,从长诏水库的库底抬上来的。

  29名阵亡将士来自湖南

  88岁的村民张百林还能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他说日本人来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人都跑到山顶上去了,中国军队以步枪为主,日本人则有火炮,只要看到哪个地方响了一枪,日本人的炮火就全部集中过来。战斗从上午8点多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最后发展到双方肉搏战。

  这场战斗以中国军队取胜告终,战后张百林帮忙打扫战场,光子弹壳就捡了好几竹篮。

  黄坛村的老人介绍,投入这场战斗的中国军队来自李默庵将军麾下的三营二连。

  在新昌县政协文史委员会1995年编纂的《新昌文史资料》一书中,记者找到了三营二连连长李名泽写的回忆文章,文章中说,1943年,李默庵将军率领突击总队,从永州祁阳经江西开拔到浙江,李名泽驻守黄坛村。

  1990年,新昌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四人调查组得出这次战斗经过:1943年3月28日凌晨二时许,李名泽奉命夜袭敌人西山据点时获悉,驻西山村的小岛部队七十多人将倾巢出动。为了抢占“石板坪”高地,战斗从上午八时多一直打到下午四时,敌人丢下12具尸体溃逃。“唱凯”部队则牺牲了31人。

  李名泽的回忆文章介绍,这个连队是由湖南荣誉第二团中挑选出来的官兵组成的。现有资料证实,这31名遇难将士中有2人非湖南人。原第三突击队14营2连指导员、91岁的章奂生说,遇难的另外29人均是湖南人,整个“唱凯”部队绝大部分来自湖南。

  阵亡将士名单

  甘俊良(广东人)

  彭峰

  陈时克 王胜久

  李福田 盖新华 何凯

  席连山 杨德成

  刘桂卿 杨云

  陈学兴 屈树松

  李德富 毛励良

  邓介臣 何立甫

  吴万新 刘治臣

  李仲民 苏长林

  张少林 陈和清

  袁其山 刘芳

  杨省恒 黄子玉(浙江人)

  李凯  李生顺

  李俊德 胡清海

  如果你有这些将士家属的线索,可拨打96360或@潇湘晨报。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