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接到《新华字典》出版方商务印书馆举报,反映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通过政府招标采购形式向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发放盗版《新华字典》,且云南其他地方也可能存在此类问题。为此,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立即派员赶赴云南进行实地核查、督办。业内人士认为,对教材等文化惠民工程的招投标采购活动,进行严格监管已刻不容缓,亟待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政府采购竟是盗版
实地调查显示,腾冲县52所农村中小学发放的7万多册字典都是盗版。目前,腾冲县已将所有盗版字典“召回”并封存。无独有偶,距离腾冲县400多公里的临沧市临翔区通过招投标采购的2 .7万余册《新华字典》也是盗版,这批字典大多还囤积在临翔区各中心学校,大部分还未发放到学生手中。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中央补助资金的相关通知,云南省决定,从2012年起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并向各州市县下达了中央专项资金。
随后,腾冲县教育局《新华字典》采购项目在具有教材发行资质的腾冲县新华书店和县邮政局之间开标,新华书店以投标总价1253265.70元负于邮政局的989989.74元的投标总标价。
然而参与此次腾冲县教育局《新华字典》采购项目竞标并最终签署供货合同的腾冲县邮政局,并非真正的合同履行者。调查显示,腾冲县邮政局曾与腾冲县天天印刷厂签署协议,授权其全权代表自己参与教育局询价采购《新华字典》一事,并为其提供参与竞争的相关资质证明。此后,天天印刷厂负责人杨继泽摇身一变成了邮政局的代表,参加竞标并最终以每册10.98元的低价中标。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基层在落实政策中打了折扣,包装粗劣、质量低下、甚至出现白页的盗版《新华字典》一路顺利过关,最终流入中小学生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