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浏览文章

入殓师这一职业直接和死亡接触,在十年前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

发布时间:2013/4/4  浏览数: 691 次  浏览字体:[ ]
  

  一开始干这行的时候还是有点怕的,工作起来都很紧张,而且性格变得很孤僻,觉得和社会格格不入,和别人一起吃饭,都不敢先拿筷子,总觉得有种自卑感。今年58岁的入殓师周永浩已经从事殡仪行业33年了,他回忆起刚进入这一行的时候说。

  入殓师这一职业直接和死亡接触,在十年前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这种不被外界接受的压力,加上工作没有固定时间,24小时都在待命状态,使得老一辈的入殓师生活圈变得很小。

  周永浩认为入殓师的工作繁杂而又庄重。从接遗体、清洗、缝合、穿衣、冷藏、化妆、到最后火化每一步都不可轻视。

  “像女人化妆一样,打粉底、腮红、画眉毛、涂口红这些我都会做,有些家属还要求给往生者剪指甲、洗头发我也都完全没问题。”谈到工作他显得很骄傲。周永浩身为一个男人,做起缝合和化妆这种细致的工作却完全不逊色,他很自信的说:“我现在觉得我做这份工作很光荣,我觉得做我们这一行就是在做好事、做善事。天天接触死亡,反倒更懂得珍惜生命了。”

  周永浩带记者来到冷藏室,正好碰到他的同事送来一具刚检验完的遗体,他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和同事一起把遗体封入袋中,绑带、推入冰柜,再教丧属填写资料,确认火化时间等等,每一项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他说:“我们的工作本来就比较严肃,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

  由于一些地方风俗不同,有些丧属会要求清晨火化遗体,碰到这种情况入殓师早上6点就要开始工作,给逝者化妆,整理仪容。

  郑芳,一名“80”后女孩,她是首批福建省民政学院现代殡仪管理服务专业毕业的学生。

  “家里对我的选择还是支持的。”她说,刚毕业时,什么岗位都做过,就连大多是男人从事的接遗体的工作也参与了。

  与前辈不被社会接纳的情况不同,郑芳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她笑着说“现在大家都思想开放了,我身边朋友都觉得我这个工作挺好,谈恋爱也没有顾忌。有些人会开玩笑问我怎么女孩子来殡仪馆工作,但大多都是友善的。”

  她对记者讲述了印象最深的一次工作经历,2003年冬天的一个凌晨,单位通知她到316国道附近运送遗体,“那次是一场车祸,一辆卡车撞进房子里,整辆车子卡在房子里动不了,我必须从车子下面爬进去,冬天的凌晨爬在地上真的很冷,但还是要忍住,要先把遗体抬出来。”很难想象这个个子娇小的女孩在面对恶劣的环境的时候还能如此冷静,坚持完成工作。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在说到一些非自然死亡现场的惨况时,却一脸淡然“那些场面都看多了,以前在学校实习的时候身边都是要好的同学所以不害怕,现在在单位因为看多了也不怕了,早就习惯了。”

  对于殡葬业的发展,郑芳,她有自己的梦想:殡葬服务现代规范化、公益性等等,她撰写的论文《浅谈殡葬服务现代化——结合南平殡仪服务现状》在全国“清明”殡葬理论学术征文活动中获得优秀奖。 (完)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