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工作中出现小小的差错是难免的。而在宿城区洋北镇七里村,当地村干部在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时,竟然把一户人家的名字全部写错了,令该户人家在办理住院报销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昨天上午,家住宿城区洋北镇七里村徐何组的徐守启向本报反映,今年2月,他的儿子徐阿豹因病到市区某医院就诊,康复后办理新农合报销时,因为新农合办公室电脑里登记的名字为“徐其报”,新农合报销被拒之门外。后在进一步查询中,他吃惊地发现,他一家三口人的名字全部登记错了,户主的名字明明叫徐守启,而登记的名字则为“徐启”,他妻子的名字叫孙尤梅,而登记的名字却变成了“孙由梅”,此次生病住院的18岁儿子身份证上的名字明明叫徐阿豹,而登记的名字却成了“徐其报”,而且出生年月也出现了明显的错误。
在徐守启的家,记者看到了他出示的2012年度、2013年度两张《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缴款专用收据》,两张收据上户主徐守启的名字全部被写错,在这张最新的收据上,徐守启和徐阿豹的名字刚刚经过了修改,上面还加盖了当地村民委员会的公章,但是孙尤梅的名字还是“孙由梅”。
“为了把名字改过来,我们找了很多次,村里还出了证明。”徐守启说,好在新农合办公室目前已经将他家三口人的名字改过来了,但是因为徐阿豹的出生年月与身份证不符,更改难度很大,此次住院花掉9000多元一时还难以报销。“哎,如果村干部当时在收费时稍微细心点,我家怎么会遇到这么多麻烦?”徐守启说,村干部的粗心,让他一家跑了很多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