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把某条高速公路划分为不同区间,在区间两点安装监控和测速设备,利用车牌识别技术,对所有通过两个检测点的车辆进行车牌识别,通过比对车牌号码,算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检测断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然后把检测到的车速数据提供给出入口现场执法站服务器。区间测速比定点测速更科学更精确地对超速进行实时监控和抓拍。
变换车道能躲避抓拍吗?
由于区间测速是通过前后两个检测点进行测速的,如果在这个区间内变换了车道,会不会影响到测速效果呢?
对于这一问题相关人士回答,区间测速是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实现的。在前后两个测速点的监控设备均是分车道抓拍,即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从最左边车道变线到最右边车道,电脑系统也可以进行自动识别比对,不会影响区间测速的结果。另外,如果车辆在测速终点前由出口离开测速路段,则不纳入测速范围。
18条高速和国省道推广“区间测速”
江苏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逸中表示,区间测速实施后,如果发现某辆车存在超速行为,交警可以在出口处现场查处。他透露,目前江苏省高速公路的“区间测速”工作已着手进行,正在沪宁、京沪、宁杭、沿江、苏浙皖、沿海等8条高速公路24个区间上安装监控和测速设备,预计上半年就可以完成。根据部署,年底前,区间测速将在全省所有的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全面推开。
在已经施行“区间测速”的城市 效果立竿见影
早在2007年初,深圳率先利用车牌识别技术研发了新型超速检测系统——区间测速,并在广深高速进行试点,以通过检测路段的平均车速作为判断超速违法的依据,有效保障了该路段的行车安全。在深圳之后推广的25套区间测速系统刚刚投入使用之初,每天要查处2500余宗超速违法,此后的一个月查处数量呈直线下降,降至每天600宗左右,此后便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上。
十次事故九次快 城市交通也需“区间测速”
很多车主误以为自己的车配置高,制动性能好,即使在市内路上,开快一点也没有关系。但实际上,车速与制动距离、司机的视野和反应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快速、高速公路,车辆违法超速行驶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把车速控制得慢一点,很多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遥想当年杭州的“70码”事件,血的教训让我们期盼更严苛的“区间测速”能够为城市交通的安全建筑一道安全屏障。
在区间测速点超速后如何处罚?
交警局负责人解释,同一机动车在一个连续时间状态,在同一个大队辖区的同一路段同一行驶方向,被固定测速设备或者流动测速设备记录有多次违法行为的,原则上只处罚一次。而目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超速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200元,超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